首页 > 党群工作 > 廉政建设

优秀传统家规中的廉政观

发布时间:2018-11-07

    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家风好,就能家道兴盛、和顺美满;家风差,难免殃及子孙、贻害社会。”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:“领导干部的家风,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,而且关系党风政风。”2015年10月,中共中央印发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》,以党内纪律的形式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齐家,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作出明确要求。良好的家规有利于孕育良好的家风,对于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,进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党风政风。我国历来具有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传统,因此,优秀传统家规中的许多内容对于新时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,仍具有积极重要的启示作用。

  一、公正公道的处世观

  为官做事离不开一颗为公之心,惟有事事处处都站在人民的立场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坚持为公为民,才能真正获得人民的认可。我国传统家规明确反对以私害公,强调为官者要以公心为大,公正公道、奉公勤政是我国传统家规中的重要内容。年富《官箴》刻石有言:“廉则吏不敢慢,公则民不敢欺;公生明,廉生威。”《徐氏家范》有言,“为家长者,必秉公执直”。《郑氏规范》中要求子孙“既仕,须奉公勤政,毋踏贪黩,以忝家法”,并指出“子孙倘有出仕者,当蚤夜切切以报国为务”。这些家规成为郑氏家族后人戴在头上的一道“紧箍”,也在时刻警醒后人,为官做事一定要坚持公正公道、为公为民。

  公正公道之心体现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,需要在家庭点滴中不断培养、潜移默化。我国传统家规主张以公心治家,用公心影响后人的内容还有很多,例如“家长专以至公无私为本,不得徇偏”、“凡宗族间有是非曲直,族长当秉公道以决之”等。秉公评判,才能用公正公道的家庭文化孕育出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为公之心。

  忠诚、干净、担当是新时代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。没有公道之心,就不可能做到忠诚、干净、担当。秉持公心,才能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对党忠诚;一心为公,才能砥砺我们担当作为。

  二、清正廉洁的从政观

  在我国不同时代的家规家训中,有很多内容都在教诫子女及家人要清正廉洁、洁身自好、勿贪勿奢,并将廉和耻结合起来,以知耻之心来促廉洁。这对于我们继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具有现实意义。有家训指出,“不廉则无所不取,不耻则无所不为”。为官者手中握有一定的公权力,必须懂得廉耻,坚决“不取”,做到清正廉洁。

  包孝肃公家训云:“后世子孙仕宦,有犯赃滥者,不得放归本家;亡殁之后,不得葬于大茔之中。不从吾志,非吾子孙。”还有家训指出,“仕宦不得以贿败官,贻辱祖宗”。由此可见,传统家规对贪赃枉法的行为是零容忍的。“不惟厚禄万钟为贵,而以节义为贵;不以黄金为富,而以经术为富。一身立政,民有可德之惠;一家积善,史有可录之功”。厚禄、黄金不是为官者的真“财富”,为官者真正的财富是老百姓感怀的惠政,是实实在在为民的政绩。“家之兴替,在于礼义,不在于富贵贫贱”,为官清廉、洁身自好、言传身教,是留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“各级领导干部要教育亲属子女树立遵纪守法、艰苦朴素、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,明白见利忘义、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,要为全社会做表率”。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,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学习好传承好古人清廉的从政观,始终做传承清廉家风,弘扬清风正气的坚定践行者,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。

  三、慎于律己的修养观

  权力越大,责任越重,经受的考验也越多。面对“围猎”在身边的各种诱惑,党员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、常思贪欲之害、常怀律己之心,做到慎始慎终、慎于律己。

  在我国传统家规家训中常有以“毋”字开头的警句,这些内容在时刻警醒人们要手握戒尺、慎于律己。如“欲路上事,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,一染指便深入万仞”“毋因群疑而阻独见,毋任己意而废人言,毋私不惠而伤大体,毋借公论以快私情”等。重大节尚须慎小节,私心、怠惰、奢侈、罔法、纵欲等,往往都是从细微处开始侵蚀为官之德,这就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慎小处、慎细行、慎微末。领导干部手中握着公权力,交友就不再是纯粹个人的小事,而是事关能否公正用权、廉洁从政的大事,所以必须慎重。正如《颜氏家训》所言:“是以与善人居,如入芝兰之室,久而自芳也;与恶人居,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自臭也。”人际关系、朋友交往看似小事,却会影响人的一生,稍有不慎,便会走上不归路。身为领导干部,一定要严格自身交友原则,慎交友、交好友。

  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在各种诱惑面前能否坚守初心,做到慎于律己至关重要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严以律己,就是要心存敬畏、手握戒尺,慎独慎微、勤于自省,遵守党纪国法,做到为政清廉。”要把好权力关、金钱关、美色关,做到清清白白做人、干干净净做事、坦坦荡荡为官。要警钟长鸣,不断加强自身修养,不断改造自我、提高自我,在慎于律己中铸牢理想信念、锤炼坚强党性,做到守得住清贫、耐得住寂寞、稳得住心神、经得起考验,不断增强抵御诱惑的能力与定力。

  四、勤俭淡泊的生活观

 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重要法宝,是我们党应该长期坚持并不断弘扬的光荣传统。《郑氏规范》指出:“子孙不得与人眩奇斗胜两不相下。彼以其奢,我以吾俭,吾何害哉!”还有的家训则要求“子孙不得无故设席,以致滥支。唯酒食是议,君子不取。”“家业之成,难如升天,当以俭素是绳是准”。传统家规中所大力倡导的勤俭生活态度,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应当率先垂范。

  诸葛亮《诫子书》中有言: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勤俭虽只是个人生活习惯,却与一个人的品行修养关系密切,更与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休戚相关。“勤俭者谋生之本计,亦人生立德之善道。惰则为失身之始,奢则为丧家之阶”。保持勤俭本色,才能正气浩然、初心不改,才能在为人民服务中找到人生乐趣。“大凡贪淫之过,未有不生于奢侈者。俭则不贪不淫,是可以养德也”。勤俭与清廉密切相关,为官从政者一旦有了贪欲,开始向往奢侈享受而丢弃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,就极易滑向腐败的深渊。

  “盖志以淡泊明,而节从肥甘丧矣”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态度,但比富比奢肯定不是共产党人的生活观。厉行节俭、淡泊名利,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在勤俭节约的生活中远离低级趣味,培养高尚情操,树立起立德立功立言的远大抱负,真正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、纯粹的人、有道德的人、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和有益于人民的人。

  总之,我们要深入学习、认真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治家格言、家规家训,实现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使保持优秀家风成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,成为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,为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、全面从严治党作出重要贡献。

来源:《党建》杂志